发布日期:2025-06-25 19:21 点击次数:83
HBO的《最后生还者》第二季第六集终于回顾了第一季结尾时那个令人窒息的道德困境。说实话,如果第一季乔尔血洗医院的行为就已经让观众争论不休,那么第二季更是将伦理学教科书撕碎,随便丢进末日的废墟里,还狠狠地踩了几脚。
大家还记得第一季结尾的那一刻吗?火萤组织准备用艾莉的大脑做实验,制造疫苗,而这个过程将导致她的死亡。而乔尔在关键时刻选择了血洗医院,奋力救出艾莉。这一行为是不是自私?众说纷纭,然而,我完全能理解乔尔的每一个决定。
火萤的做法简直是医学伦理学的反面教材。他们把艾莉当成了一个可以剖开实验的工具,而非有思想、有感情的人。这让我不禁想起康德那句经典名言:“人应当作为目的本身而存在,而不仅仅是手段。”火萤将艾莉当作拯救人类的“工具”,而不是一个拥有自主权利的人。他们甚至懒得问问15岁少女的意愿,直接准备给她做手术。这种“牺牲一个人,拯救千万人”的极端功利主义,连哲学书上都未必能站得住脚。
道德的底线是尊重个体,而火萤将艾莉当作一个可替代的工具,这种行为是令人震惊的。艾莉完全没有知情权,也没有做出选择,就被麻醉推上手术台。如果火萤提前征求她的同意,假如她愿意牺牲自己,那至少手术在程序上是合法的。然而,剧情里显示,即便艾莉不同意,火萤也依旧会强行手术。
展开剩余66%强迫一个人为他人牺牲,既不道德也不合法。火萤的做法符合“牺牲少数人拯救多数”的功利主义逻辑,但完全忽视了个体的绝对权利。
乔尔没有替艾莉做选择,也无法替她决定是否牺牲。他所做的,是为艾莉争取了生命权,这才是最基本的伦理学原则。乔尔将艾莉当作自己的女儿,保护她就像是保护家人一样,这种亲情的责任,远高于对陌生人的义务。得知火萤要对艾莉进行致命手术(且未经同意),时间紧迫,火萤士兵为了阻止乔尔的行动,甚至开枪袭击他。乔尔随时面临生命威胁,因此,他杀死了所有的火萤士兵。这个决定是完全必要的,并且没有任何道德上的问题。至于他杀死主治医生的行为,虽然略显过激,但考虑到紧急情况,实际上伤害医生应该更为合适。
总结来说,艾莉的困境源于火萤的决定,而非乔尔的错误。乔尔的大部分行为符合紧急避险的伦理原则。然而,乔尔最后杀死马琳的行为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。毕竟,乔尔杀她的原因是为了防止火萤继续追杀艾莉。马琳是制造这场灾难的元凶,但要说这一行为对错,很难下定论。
第二季最精彩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简单地给出一个对错的答案。艾比的故事线迫使观众站在“另一边”进行思考:如果你的父亲是被乔尔杀死的医生,你会怎么做?这种视角的转换,简直是在挑战观众的道德底线,仿佛是在做一次“压力测试”。正如尼采所说:“当你凝视深渊时,深渊也在凝视着你。”这部剧完美地诠释了这句话——我们越是深入每个角色的动机,越难做出简单的道德判断。
特别让我感动的是艾莉和乔尔之间逐渐修复的关系。那些安静的时刻——一起弹吉他、看长颈鹿、讲笑话——远比任何枪战场面更打动人心。在这个充满道德困境的世界里,他们之间的爱成了少数几件明确无误的美好事物。让我不禁想起自己和孩子的关系:青春期时,我们争吵得不可开交;但孩子大学毕业后,我们反而能像朋友一样相处。或许,这种人际关系的韧性才是应对荒谬世界的最好武器。
《最后生还者》第二季最伟大的地方,在于它拒绝给出简单的答案。在这个后末日的世界里,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存、为所爱之人战斗,每个人的选择都有其合理性,但每个选择背后又都充满血腥。萨特说:“他人即地狱”,但这部剧告诉我们:没有他人,我们最终也会成为自己的地狱。当乔尔抱着受伤的艾莉穿过医院走廊时,他选择了一个具体的、他所爱的个体,而非抽象的“人类”——或许,这才是混乱世界中我们能够做出的最人性的选择。
发布于:山东省Powered by 半岛平台·(中国)官方网站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